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我沒有拋下你

 

四月排得滿滿,每一天都像一堂硬課,挑戰接連不斷,讓我在疲憊中悄悄蛻變。這些忙碌,不只是壓力,也是成長的痕跡。


我說拒絕,並不是因為你不值得,而是因為我正在選擇屬於自己的步伐與方向。我沒有離開,只是站在了不同的座標上,看事情的角度也變了。


拒絕你,從來不是一種拋下,而是一種誠實。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要努力湊合,有些不合,只是提醒我們要更忠於自己。


填表單的人很多,但合拍的沒幾位。我說會審核,是真的會。這不是誰能優先卡位的競爭。不對頻,就別硬湊,這不叫殘酷,這叫尊重。


☆.。.:*・°☆.。.:*・°☆


處理創傷記憶是一回事,面對內在的空洞——不被渴望、不被看見以及不被允許說出真相所形成的靈魂空洞——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你的父母望著你時,臉上不曾散發愛意,你便難以體會被愛與被珍視的感覺。如果你出身難以理解的世界,那個世界充滿了祕密和畏懼,你就幾乎不可能找到言語來描述自己的煎熬。如果你的成長過程不被需要、不受重視,要發展內在的能動感和自我價值感將會是一大挑戰。


茉蒂斯.赫曼、克里斯.佩里與我一起做的研究(請見本書第九章)顯示,小時候覺得自己不被喜愛,以及成長過程不記得誰能給他安全感的人,都無法從傳統的心理治療充分獲益。我們推論,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被照顧的回憶,也就無法活化這樣的回憶。


貝塞爾.范德寇 (Bessel van der Kolk)。《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身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 2.0 到 3.0:用英文迎戰的升級時刻

  他提前通知,說要再來台北找我。 上次見面,還停留在我的 2.0 階段。 這次見面,我已經升級到 3.0。 準備用英文調教,壓力真的很大。 畢竟英文不是母語, 表達不流利,會打亂節奏。 不過回頭看,原來我還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