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人生的正道

 

《從BDSM到BSSM,我的信仰之路》


你不會跟我一樣被標題騙進來吧?


事情是這樣的:


我朋友說她要去讀 BSSM—— 一所神學院


我:點頭祝福,心中無聲地感動於她的靈性之路


我腦:「哇,她是要去受訓還是受鞭?」


我把 BSSM(同學要去讀的神學院縮寫),看成BDSM


1. 我的閱讀方式,仍習慣用中文邏輯在英文中打轉


2. 英文單字太限縮,太常接觸某類「專業名詞」


於是,一場本應莊嚴的神學夢,硬是從我腦內登場時穿上了皮革馬甲,配合鎖鍊音效


願她在BSSM裡學習豐富


而我,也努力學會正確分辨縮寫,和人生的正道。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這也太大了吧

 

當我看到的第一眼


直覺這也太大了吧

我的天哪


講定預約時


見到他之前


完全沒有預料


沒想到會這麼大


單手肯定握不住


這大概要用雙手


那我會花很多時間


這要怎麼處理才好


真的很大又長且厚


而且很重

我說書啦


註:圖片由 AI 生成。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小雞


我的臀大肌受傷了


等這區域的肌肉稍微復原


我還要拖著這身體去挑戰下個目標


Yes, and… That became really inspiring.


這劇情,簡直是勵志片的黑化版


我從地獄爬回來,滿身傷疤還挺有梗的


“Strangely or not, in these moments they speak of everything that isn't this. 


For what's out of reach remains beyond 


This, our better secret. 


The secret only we will keep. 


Ours. 


At last.”


— Louise Bourgeois & Gary Indiana: To Whom It May Concern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頭腦找身體,身體找頭腦

 

得讓他的雙手有所依附,否則他會顯得無所適從。


但我無法明說,議題遠不只是那雙「手」。


頭腦找身體,身體找頭腦。


One of our life's great challenges: where do we want our attention to go?


The answer changes all the time.


☆.。.:*・°☆.。


當身體的操作性、功能性被強調時,身體也就便成了一個「物」的身體。因此,身體如同車子,壞了進廠保養維修,也可透過手術切割置換,進行整容。這些對待身體的方式可視為功能性 ( functional) 的。然而,身體不止於「物」的層面而已,身、心從來都是完形 (gestalt) 或整體 (whole) 而一起存在的,我們的身體與這大千世界有著最直接的碰觸 。

李宗芹《動勢,舞蹈治療新觀點》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我沒有拋下你

 

四月排得滿滿,每一天都像一堂硬課,挑戰接連不斷,讓我在疲憊中悄悄蛻變。這些忙碌,不只是壓力,也是成長的痕跡。


我說拒絕,並不是因為你不值得,而是因為我正在選擇屬於自己的步伐與方向。我沒有離開,只是站在了不同的座標上,看事情的角度也變了。


拒絕你,從來不是一種拋下,而是一種誠實。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要努力湊合,有些不合,只是提醒我們要更忠於自己。


填表單的人很多,但合拍的沒幾位。我說會審核,是真的會。這不是誰能優先卡位的競爭。不對頻,就別硬湊,這不叫殘酷,這叫尊重。


☆.。.:*・°☆.。.:*・°☆


處理創傷記憶是一回事,面對內在的空洞——不被渴望、不被看見以及不被允許說出真相所形成的靈魂空洞——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你的父母望著你時,臉上不曾散發愛意,你便難以體會被愛與被珍視的感覺。如果你出身難以理解的世界,那個世界充滿了祕密和畏懼,你就幾乎不可能找到言語來描述自己的煎熬。如果你的成長過程不被需要、不受重視,要發展內在的能動感和自我價值感將會是一大挑戰。


茉蒂斯.赫曼、克里斯.佩里與我一起做的研究(請見本書第九章)顯示,小時候覺得自己不被喜愛,以及成長過程不記得誰能給他安全感的人,都無法從傳統的心理治療充分獲益。我們推論,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被照顧的回憶,也就無法活化這樣的回憶。


貝塞爾.范德寇 (Bessel van der Kolk)。《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身體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為調教對象命名,是有意義的

 

小雞,懂唄


☆.。.:*・°☆.。.:*・°


【為調教對象命名,是有意義的。】


耶和華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創世記2:19)


Now the Lord God had formed out of the ground all the wild animals and all the birds in the sky. He brought them to the man to see what he would name them; and whatever the man called each living creature, that was its name. (Genesis 2:19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第一階段,你叫什麼名字


第二階段,女王如何稱呼你


第三階段,女王賜名予你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I can feel you when you breathe.

 

★「I can feel you when you breathe.」★


阿莫戴上呼吸瓶的那一刻,時間像是被困在瓶壁內,輕輕地震動了一下。


這是一罐古老的氣味。不是氧氣。不是香氛。是某種...…記憶的殘留。他從黑市買下這個瓶子時,那個老販子什麼也沒說,只是盯著他看,用一種像是早就知道他會來的眼神。


「I can feel you when you breathe.」

低低的聲音,在阿莫腦中響起。


他愣住,四周沒有其他人。只有他一個人站在空無一人的頂樓,城市的霧霾在腳下漂浮,彷彿世界被遺忘。他再次深吸一口——


玫瑰的香味,微弱的潮濕味,還有一絲煙草與蜂蜜混雜的氣息。他的手突然顫了一下。


「Hey, do you remember me?」 那聲音帶著一點顫抖,像是在試探。


這氣味…他記得。是她的味道。小咪女王。


兩年前,她在一次調教之後離開。阿莫把自己關起來,把所有記憶都封存起來。但她曾說過一句話,深夜在他耳邊:


「I can feel you when you breathe.」


他以為那只是台詞,沒想到竟變成了契約。


呼吸瓶裡的空氣越來越薄,那聲音卻越來越清晰,像是在他耳後輕語:


「阿莫,我一直在這裡。」


他跪坐下來,淚水從臉上滑落,混進面罩裡。他不知是氣味引發的幻覺,還是某種真實被封印在這瓶子裡。但他知道,他聽見了她的呼吸。他感覺到了她的存在。


瓶中最後一口氣進入他的肺,像是擁抱。


那一刻,整個城市都靜止了,只剩他的呼吸聲,在記憶與空氣之間交錯。





流浪動物王國

  這個月又收集到了新的動物們:小牛、小魚、小蝦 加上之前的土撥鼠、飛鳥、小雞、貓貓及各種犬種 登登登登,原來這裡是流浪動物王國! 以前我拋出來的各式問題,自己慢慢地可以稍作回答 越是研究各種動物們,越能理解為什麼居多是狗是犬 #動物 #小動物 註:圖片由 AI 生成。